數字化時代,患者需要有效的診療方案,也需要便捷的就醫體驗。在新院區建設中,天壇醫院選擇新華三ICT融合解決方案,以更加可靠和創新的數字化平臺支持智慧醫療應用,讓患者的就醫流程更智能,更便捷。
始建于1956年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面對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通過一場搬遷和重建開啟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在業務規模拓展與醫療體系改革共同衍生出的內部業務需求,以及數字化技術創新所造就的外部環境變革,正在讓天壇醫療面臨一場數字化轉型的挑戰與機遇。
作為一所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世界三大神經外科研究中心之一,天壇醫院新院區的建設從一開始就希望能滿足新時代智慧醫療的需求。因此,天壇醫院與紫光旗下新華三集團(以下簡稱“新華三”)攜手,通過ICT融合解決方案,實現了從預約掛號到求醫問診的全流程智能化變革,為醫院打造了堅實完備的醫療信息化基礎架構。
數字化平臺助力醫療業務穩定運行
對于醫院的信息系統架構而言,其上承載的業務、應用和數據關乎患者的生命健康和醫院的穩健運行,因此保障系統平穩運行是醫療機構創新IT架構的首選。而移動醫療、精準醫療等新興概念的落地和實施,又要求醫療信息架構的轉型升級。
作為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導者,新華三在醫療行業擁有豐富的項目部署案例,推出了一系列適用于不同應用場景的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在網絡層面,新華三幫助天壇醫院創新性地設計了設備網、辦公網和醫療網三張獨立網絡,依靠千兆、萬兆級高性能的設備、一體化的運維管理和創新的無線網絡,既保證了網絡的暢通和傳輸效率,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天壇醫院的網絡運維壓力。
此外,新華三ADCampus通過軟件定義構建了新一代柔性園區基礎網絡,實現了對于園區網絡的有效管控、運維簡化;而iMC部署則可以保障網絡安全,簡化管理——兩者的融合有效解決了終端接入與網絡安全防護之間的矛盾,為滿足未來三到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需求奠定基礎。
在核心數據處理系統建設層面,新華三通過“兩地三中心”的分布式架構,為天壇醫院數據的高效長期保存和自動化歸檔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術支持,確保業務的連續性。“雙活”數據中心可以有效防止突發狀況影響醫療業務進行,提高容災能力;同時,高性能存儲和多級數據保護設計,可有效保護醫療數據安全。
高效數據平臺 提升醫療業務服務質量
如今,在天壇醫院的門診樓內,患者可以借助全新部署的自主服務系統實現從掛號、取號到候診、繳費、打印檢查報告等全流程自助服務,免去了長時間的排隊等待。同時天壇醫院也在新院區內引入了移動支付、室內導航等一系列全新的服務應用,初次來到新院區的患者,靠一部手機就能在醫院內暢行無阻,實現了真正智能化的就診體驗。而在全流程自助服務的背后,新華三從網絡創新、數據處理和安全保障等多個維度為天壇醫院打造的一體化、融合式的數字平臺,成為承載天壇醫院智慧醫療應用的可靠保證。
目前,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新華三不僅依靠信息化實現了醫療業務的應用創新,更建設起臨床大數據系統、醫療信息集成平臺、遠程醫療影像平臺、數字化手術室和物聯網系統等全新數字化平臺。同時,基于集成AI加速技術的英特爾至強可擴展平臺,以及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等其他數據中心創新軟硬件技術,新華三所提供的數字化平臺能夠在數據生命周期全階段為醫方提供數據處理和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等解決方案,幫助醫院通過更高效地發掘數據價值以獲得最佳的醫療業務保障與服務水平。
此外,該平臺還為醫院的經營分析、安防監控、樓宇自控、后勤管理等提供了更高效的工具。同時,網絡架構的重塑和無線網絡的部署,也為天壇醫院移動醫護、心電監護、體征監護等應用開發創造了可靠平臺。
目前,經過與新華三的協力創新,天壇醫院新院區在無縫承接老院區業務系統和數據的基礎上,托舉起10倍于老院區的日常門診量,更可滿足未來5年日益增長的業務壓力。新華三為天壇醫院統一交付的ICT融合解決方案,為醫院未來的智慧化發展留下充足的創新空間,被視為是全國范圍內智慧醫院和服務型醫院的最佳樣板。未來,新華三將繼續為全國智慧醫院建設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助力智慧醫療邁入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