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史無前例的數字化社會實踐席卷各行各業,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無接觸”“全線上”效應凸顯了數字化技術的價值。在這背后,數字經濟早已成為國家經濟增長核心關鍵力量。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占GDP比重36.2%,對GDP增長貢獻率67.7%。隨著數字經濟不斷發展,預計到2023年,其占GDP比重將達51.3%。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以5G、AI、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新基建”將增強新一代數智經濟基礎設施的能力,促進傳統行業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升級。發改委也明確了新基建范圍,強調在“新基建”中,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是重點推進的三類新型基礎設施之一,算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數字經濟正在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使得數據中心的算力要求比以前更大。在數字化邁進過程中,計算一定要先行,把計算做成基礎設施推動各行各業的創新。
當前,計算產業已然面臨新的增長機遇。我們都知道數據中心、超算中心,那么智算中心是什么?得益于豐富的行業實踐和敏銳的行業洞察,浪潮提出了智算中心這一前瞻性概念,智慧時代需要新型基礎設施,而智算中心將成為智慧時代的基礎設施。
浪潮認為,智算中心是智慧時代最主要的計算力生產中心和供應中心,以融合架構計算系統為平臺,以數據為資源,能夠以強大的計算力驅動AI模型來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源源不斷產生各種智慧計算服務,并通過網絡以云服務的形式,向組織及個人進行供應,正在成為社會經濟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
智慧時代的新型基礎設施
隨著生產力的躍遷,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也在產生變化。例如農業時代的基礎設施是水利等,而工業時代是電網等,那么智慧時代的基礎設施也將升級。
在浪潮看來,計算力就是生產力,計算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地區,甚至是企業智數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智慧計算改造升級了生產力三要素,最終驅動了人類社會的轉型升級。
智慧計算借助算力這一全新工具將數據變成了一種新的生產資料,釋放了智慧社會的生產力。這就要求我們能夠確保算力的供給。計算力在智慧時代的核心地位,決定了智慧時代的核心基礎設施必然是計算力的生產中心。
當前,計算的多元化趨勢非常明顯,比如科學計算、關鍵計算和智慧計算。特別是人工智能計算需求正呈指數級增長,未來將占據80%以上的計算需求,承載這種需求的就是AI算力中心,即智算中心。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加速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的智能化,創造新需求、新商業模式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智能時代的基礎需要以交付智能為核心目標,算力此基礎設施正在從傳統數據中心向智算中心轉型。
智算中心的三個基本條件
既然智算中心在當下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那么如何建設智算中心也就被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浪潮表示,智算中心要成為新基建,必須滿足以下三個基本條件:開放標準、集約高效和普適普惠。
不管是人工智能還是5G等新技術,開放開源正在打破產業的邊界。由軟件到硬件,從芯片到數據中心,開放成為IT產業的主旋律。所以,開源開放的軟硬件是智算中心建設所需要的。開放計算帶來了模塊化、標準化,從而讓智算中心能夠以規模效應來實現降本增效,通過采用預生產的標準化、模塊化的硬件來實現裝配式的建設。
新型基礎設施的超大規模要求智算中心應該是集約高效的,融合架構代表著數據中心體系結構的未來發展方向。浪潮認為,現在的融合架構正處于3.0階段,也就是通過連接池化和重構技術,實現不同的計算資源的協同能力。通過軟件定義來實現業務自動感知和資源自動重復,使計算的性能和效率大幅度提升。
例如采用極致化場景設計的M5系列服務器可以更好地將CPU的性能轉變成客戶實際應用效能的提升。浪潮M5服務器分為關鍵計算、通用計算、融合架構以及應用優化等四個系列,每個系列計算、存儲、I/O各類資源針對具體應用場景進行優化配置,可以為第二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提供同步配套的內外部I/O、存儲等資源保障,使其發揮出性能等方面的優勢。
此外,浪潮還基于英特爾® 傲騰™ 持久內存系列解決方案,在傳統內存與存儲之間真正架起了一座“橋梁”,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用戶在靠近處理器的內存系統上加載規模遠超以往的數據集,讓數據處理更高效,讓新技術應用變得更簡單, 釋放了強大的計算力。
融合架構改變了硬件使用方式,模塊化設計和綠色技術進一步優化了智算中心能源消耗結構,共同實現了智算中心的高能效;開放標準和集約高效帶來了計算服務的低成本,讓智慧計算就可以像水電一樣,成為社會基本公共服務,融入生產生活的全部場景。
基礎設施的定位決定了智算中心要普適普惠,要服務大眾,支撐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家居以及智能醫療等行業的智慧化轉型。而智慧離不開人工智能技術的賦能,智算中心能夠提供人工智能開放服務平臺,匯聚并賦能行業AI應用的開發者,加速開發各種各樣的行業智慧應用,加速行業AI化、加速產業AI化。
浪潮讓智算中心就緒
智算中心是對未來整個數字化社會的新基建構想,為未來社會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動力。在這一過程中,浪潮和合作伙伴要攜手共建智算中心,為各行各業提供端到端的智慧服務,輸送源源不斷的計算力。同時,浪潮還在不斷推動計算產業的發展,讓智算中心IT基礎設施方面向更深、更廣發展,開發了硬件重構的智算中心算力系統和軟件定義的智算中心操作系統。
在產品層面,在融合架構技術路線的指引下,浪潮提供多樣化的開放計算產品,形成覆蓋芯片、系統、平臺和算法的領先產品體系,打造智算中心基石,構建從模式開放到技術開放、從產品開放到服務開放的計算體系。浪潮積極與開放計算標準組織展開合作,推廣開源開放的建設理念和標準,推動開源計算生態的發展。
AI計算是智算中心核心動力,浪潮從生產、聚合、調度、釋放四個維度輸出AI算力,實現AI計算力的全流程、一體化的高效交付,促進人工智能應用的效率變革,進一步加速智慧新基建建設。
浪潮擁有全球最強的AI服務器以及最豐富的AI產品陣列,涉及訓練、推理、邊緣等全棧AI場景,還構建了領先的AI框架優化、AI開發管理和應用優化等全棧AI能力。在AI服務器方面,浪潮已經連續三年在中國市場占有率超過50%,保持了智慧計算領導者的地位。
同時,在協同創新方面浪潮長期與英特爾保持了深層次的合作與溝通,包括成立聯合實驗室:匯集浪潮與英特爾的優秀工程與研發團隊,專注于AI計算、算法和應用的聯合創新,包括第二代英特爾® 至強® 可擴展處理器(代號為"Cascade Lake")的AI軟件優化,依托x86的開放生態,提供豐富的AI解決方案,推動AI產業化與產業AI化。
AI產業化將會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將超過5萬億元。據麥肯錫發布的《人工智能對全球經濟影響的模擬計算》報告預測,到2030年,人工智能技術將使全球GDP每年增加約1.2%,帶來高達13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量。
除了算力供給,浪潮也積累了大量優質的算法框架、模型和數據。為了幫助行業用戶更好地進行智慧化轉型,連接傳統合作伙伴和新興AI企業,浪潮提出了元腦生態計劃。通過元腦生態,浪潮加快了智算中心的建設和應用服務落地。